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

博士们没必要和于丹过不去

(转贴徐德亮老板妙文一篇。徐老板愈发让我觉得佩服了。)
于丹的《论语心得》、《庄子心得》,红火一时又毁誉参半。今天上网,又看到了以徐晋如兄为首的所谓“名校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”的新闻。文中说他们发了一个 “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”的帖子,我一看这题目,就知道必是晋如兄操刀。于丹“之流”,这种用词和“扒下钱穆的皮来”一样,是他们那些人的 语言风格。锋利则锋利矣,然而太失学者风度,不是大家所为。
上网一搜原文,果然比题目还要锋芒毕露,言辞激烈,称于丹“极度无知,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”。

从学力上讲,假如晋如兄仅对《论》、《庄》提出自己的看法则绝无不妥。晋如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学兄,就算说不上学力深厚,在国学上颇有基础这四个字是当之 无愧的,而且他写的格律诗也是当今翘楚。当年上学期间,就曾耳提面命,令我受益不浅。可惜的是,这篇“讨于丹檄文”中,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论点证明,于丹哪 里讲错了,仅仅攻击于丹是“一个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的‘影视学博士’”。

读《论语》本来就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无论是义理还是辞章,古往今来的明儒大贤都见解卓异,何况是今人。董仲舒和朱熹对《论语》的理解完全相同?不可能的嘛。

网上有人用3万字指出于丹论语有14处谬误,粗看了一下,很多是训诂上的问题。一字一义之争,争了两千年了,还将再争下去。还有人发帖说:“《庄子》比 《论语》更加深奥,不读《离骚》的人,首先在文字行文上就根本无法进入。如果是借助他人的翻译,你完蛋了。”谁在初学古文的时候不用翻译呢?历代那么多注 疏又都是干什么用的呢?按照这个标准,所有的人都将一起完蛋。不过幸好,不是极度没文化又自以为是的人,不会执这种论调。所以完蛋的只是他自己,我们不用 陪葬。

更为关键的问题是,于丹要面对的,是上亿的形形色色的观众,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上过中小学,或者上过大学也没接触过传统文化——多少政府官员、企业老总都没看过一眼哪怕是《三国演义》这样的传统书籍。于丹要做的,是让这些人爱听,讲成心灵鸡汤有何不可?

于丹绝不是《论语》研究专家,《论语心得》、《庄子心得》也绝不是学术著作,就像《品三国》和《文化苦旅》绝不是学术著作一样,但问题是,老百姓们不看学术著作,你要复兴传统文化,难道少得了余秋雨、易中天、于丹?

受大众欢迎的肯定不是最高端的,因为最高端的他们理解不了。最好的书肯定不是通俗读物,最好的影片肯定不是贺岁片,最好的相声肯定不是最火的那个。但是, 读了于丹,自会有有缘人或有心人再去读程树德,甚至王夫之、朱熹,到那时候才知道真正的学术,可能会再也不看于丹;但没有于丹,那些古圣先贤永远没机会被 他读到。

有人听了我的《当行论》,觉得不错,去找老录音听。回来跟我说:“你的《当行论》和王长友的比,一钱不值。”我很高兴,第一我承认和相声前辈确有差距,第二因我的原故,又有一个人了解了真正的相声。

博士们对传统的尊敬和护卫之心令人尊重,但文人往往太过于自命不凡以至于举止失当。当晋如兄等人对于丹的学力质疑变成人身攻击之后,就变得丝毫也不占理了。

不过对于无良——这么说有点过分——应该是无知媒体的声讨还是应该的。“学术超男”、“学术超女”,这两个极度让我恶心的词儿就是拜媒体所赐。学术就是学 术,娱乐就是娱乐。易中天也罢,于丹也罢,都是文化启蒙,既不是学术也不是娱乐。这种生造的词语,既侮辱了学术又侮辱了娱乐,最后侮辱了我们的眼球。

1 条评论:

Unknown 说...

于丹,易中天,就是理查德·克莱德曼——一个桥梁而已。

有了理查德·克莱德曼,多少人才会因此爱上古典,去听鲁宾斯坦,去听阿格丽奇;但是,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从鲁宾斯坦,阿格丽奇,霍洛维茨开始,是不可能的。

那些博士生,无非就是妒忌而已。